咨询热线:400-805-9018
李云迪之后, 又一华裔男孩成肖邦大赛冠军, “佛系”父母胜利有多难

北京时间2021年10月21日,在波兰华沙,24岁的华裔刘晓禹(Bruce Liu)摘下第18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桂冠,成为史上第二位获此殊荣的华人。

同一天,史上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、近百年肖邦大赛最年轻的冠军李云迪,因违法被拘留。

可谓是一颗新星升起,一颗巨星坠落。一声赞叹!一声惋惜!

小科普:

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始于1927年,每5年举办一次,在全球享有极高声誉。

赛项特色是,根据参赛者的实际表现来评定,若某一奖项无人有足够资格获奖,便会从缺。

值得一提的是,2000年李云迪夺冠之前,这项赛事已经连续2届冠军空缺,他打破15年的沉寂!

本届比赛因疫情延期到今年,全球报名人数创新高,超过500人。经评委层层筛选,最终来自10个国家的12位选手进入了决赛———这意味着今年的赛事规格远超预期,也是近百年历史上级别最高的一次。

所以,刘晓禹冠军的含金量非常高!

非典型天才少年的成长之路

1997年,刘晓禹出生于法国,经多家媒体印证,他的父母来自北京,在法国留学认识结婚,后移民加拿大蒙特利尔。住在加拿大法语区的他,中英法文均为母语水平。

他7岁开始学琴,11岁开始成为各大钢琴比赛的常客。先后求学于蒙特利尔音乐学院、蒙特利尔大学,如今师从于加拿大籍越南钢琴家邓泰山(第10届肖邦赛冠军得主)。

因为长得有点像Bruce Lee(李小龙),所以给自己取了Bruce这个英文名。

音乐于刘晓禹而言,小时候是感兴趣的乐器,后来成为他观看世界的方式,也成为他认识世界的窗口。

由于郎朗的故事太深入人心,我们都觉得练琴是个苦差事,即便天才也得一坐6个小时,还得有锲而不舍的家长狠推。

所以,刘晓禹获奖后,大家都理所当然地认为,这又是一个天分+苦练+鸡娃的中国式琴童。

出乎意料的是,刘晓禹几乎就是站在郎朗的反面

相较于郎朗2岁开始学琴,不休息不游戏不上幼儿园,一弹一整天;刘晓禹8岁才开始学琴,而且学的还是电子琴。

刘晓禹的父母似乎完全没有一颗鸡娃的心。

加拿大小学没作业,刘晓禹就天天玩儿,踢球、打球、游泳、下棋、打游戏,一样不落。

至于那台55个键的电子琴,刘晓禹每天只弹10-15分钟,号称:时间还要分配给其它的兴趣。

在被问到,练琴是不是很辛苦时,刘晓禹急忙摇头回答——

"

我肯定没有别人练得辛苦,我小时候练琴是非常少的,什么时候不想弹就不弹了,小孩能坐住的时间有限,家里也没人去强迫我弹。

"

就这样在毫无压力中瞎玩了2年,直到刘晓禹10岁时,电子琴的音阶跨度不够用了,父母才给他买了第一台钢琴。

不得不说,天分这个事儿真没辙。

仅仅弹了一年立式钢琴后,刘晓禹就开始比赛得奖了。

据他说,当时,自己对别人的水平完全不了解,对自己是啥水平也不怎么了解,就这么毫无期待地开始比赛了。

哪想竟能获了个奖。

小孩子站上讲台心下得意,又促进了继续练琴的动力。

都说钢琴要练童子功,电子琴会把手型搞趴,但是刘晓禹好像没有遇到这些问题。

没吃过被家长恐吓的苦头,没做过背不出谱子的噩梦,没被老师的小棍敲过手背,就这么水到渠成地开始钢琴之路了。

后来,刘晓禹回忆说——

感谢小时候没有过度消费自己的兴趣,自己一路走来一直是非常舒服的状态。得益于无压力的学琴环境,自己才能一直坚持到现在。

一部电影让他开了窍

刘晓禹的钢琴之路一直走得轻松愉快。他说弹琴就像打游戏,不断通关会带来快感。

说到自己是如何真正开窍的,刘晓禹提到了一部黑白电影——《翠堤春晓》,第十一届奥斯卡最佳摄影奖影片。是关于奥地利作曲家,“华尔兹王”约翰施特劳斯的音乐传。

刘晓禹14岁时,已经在跟美国五大交响乐团之一的克利夫兰管弦乐队合奏。

从10岁弹上真正的钢琴,到14岁也才4年的时间,这种成长速度也是让我们这种平常人匪夷所思。

刘晓禹并没有上过柯蒂斯、茱莉亚那些顶尖音乐学院,而是就在家门口读的蒙特利尔大学音乐系。他的老师是1980年获得过肖邦国际钢琴大赛冠军的越南裔钢琴家邓泰山。

刘晓禹和获得第六名的17岁加籍华裔少年白立君,都是邓泰山的学生。邓泰山也是本次比赛的14名评委之一。

在参加肖邦大赛前,刘晓禹已经是一名演奏钢琴家,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参赛和演出。

此外,他仍然保持着少年时代的众多兴趣,精通围棋、每天游泳。喜欢下棋、扑克牌、变魔术、搓麻将,爱玩游戏机,打乒乓球、桌球、保龄球。

保护好孩子天性,就成功了一半

写这篇文章,是因为非常认同刘晓禹的家庭教育。

第一:刘晓禹小时候有充足的时间用于随意发展爱好。

他说自己之所以会被音乐吸引,是因为一直有着强大的好奇心。

这种好奇,带来的是深入而长久的链接。

而如今的孩子已经被作业和补课班,逼得没有时间去建立对事物的好奇。

小编也是举双手赞成双减的家长,小孩的作业在学校做完,回到家就是玩儿,或者一起读书。培养对知识的好奇,比获取知识更重要。

第二:教育孩子不是操作机器,不是你输入什么,孩子就输出什么。

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混沌系统,各种因素缠绕交织生成人格,说不清这里头是怎么相互作用的。

促使马斯克立志的关键,是他在12岁时读了《2001太空漫游》。

促使刘晓禹开窍的关键,是他小时候看了部老电影《翠堤春晓》。

但如果你把同样的小说和电影给另一个孩子看,ta很可能啥感觉都没有。

那是因为孩子与孩子的触发点不一样,而要建立一个对知识敏感的混沌体系,除了添加尽量多元的认知体验,还要给足孩子自我发酵的空间,不能把ta的时间都填满。

第三:很多东西不是压出来的,而是让它自己去爆发的。

真的很羡慕刘晓禹的成长过程。

顺着自己的兴趣,不吃不必要的苦,玩着玩着就成功了。

这个事就像酿酒一样,给ta足够的空间,等ta自己去发酵。

能够快快乐乐,何必苦大仇深。

天才如郎朗,也许不用那样的压力,他也能有今天的成就。反之,如果不是天才的孩子,高压下会被击溃信心,酿造悲剧。

何必呢。

从刘晓禹的故事来看,家庭教育其实没有那么难。

宽松教育下的刘晓禹是一个性格成熟,综合素质极高的孩子,听谈吐就知道他能把握好自己的人生。

如果能像刘晓禹父母一样,能做到保护好孩子的天性,不去骚扰打搅孩子的成长,就已经成功了一半。

 

更多内容欢迎添加“加凯小助手”微信

jiakaiyimin

*扫描下方二维码,或添加上方微信号